一、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冬日运动前一定要进行比往常更加充分的准备活动,使肌肉、关节的性能达到最佳水平。
以往在气温适宜的情况下,我们在运动前准备活动的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而在寒冷天气中,准备活动时间则应提高到20~25分钟,或到身体开始发热,微微出汗为止。
二、衣物增减需渐进
在寒冷天气进行运动时,要注意防寒保暖。锻炼时不可穿得过少,必要时可以戴上帽子和手套;但也不宜过多,容易妨碍身体活动。
在准备活动之后可以逐渐减少身上衣服的数量,但切忌在大汗淋漓的情况下骤然减少衣物。

三、运动过程中注意水的补充
北京冬天相对干燥,人体内容易缺水,而运动本身也会增加体内水分的流失。因此,在冬天的运动前后更应多加注意水分的补充。
运动补水时,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且饮用水的温度应不低于13°。在出汗较多时,也可以选择饮用0.3%左右的淡盐水。
四、不要空腹/饱腹运动
空腹运动,尤其是在消耗极大的冬天,特别容易引起低血糖。低血糖会造成各种不适症状,如心慌、出虚汗、手脚颤抖等,轻则影响孩子正常活动,严重时会导致惊厥、昏迷甚至死亡。因此,空腹时应尽可能避免参加运动。
与此同时,饱腹时同样不适宜进行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大部分血液分配到四肢等运动器官,导致胃部供血减少,使得消化进程无法正常进行,易产生胃部不适等病症。
一般而言,饭后休息60~120分钟后再开始运动是比较合理的。
五、呼吸时,不宜用嘴进行呼吸
寒冷天气运动时,尽量不要张嘴大口呼吸,而应采用鼻吸口呼的方法。
这主要是避免寒冷干燥的空气通过口腔直接进入肺部而产生强烈的刺激。而若通过鼻腔呼吸,进入肺部的空气就会在鼻腔经过过滤、加温和湿润,起到保护气管和肺部不受尘埃、病毒侵害的作用。
六、选择合适的天气进行户外运动
在冬天,我们仅推荐在阳光明媚的天气进行户外运动。
如果遇上强风、雾霾等天气,由于气候干燥,气压也低,此时的空气中可吸入微粒极多,而运动时又需要深度呼吸,很可能导致大量有害物质进入体内,引发呼吸道及其他器官疾病。
七、身体不适不宜参加运动
感冒时,青少年疲劳无力,如果伴有发热,更会大量增加体能消耗。此时,免疫系统会长期处于应激状态。而运动会加速肌肉的应激反应,加重免疫系统的压力,导致身体更易染病。因此,冬天若有明显身体不适,特别是在感冒时,应避免进行任何体育活动。
这个冬天,告别囤肉养膘,让我们更健康快乐地运动吧!
(本文源自:首都教育;编辑:晓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