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三江美院环境艺术工程系主任张健老师为2023级新同学们上了一堂以“技能成才,强国有我”为主题的教育课。
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随着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未来中国要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期间需要千百万高素质人才。
国家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的技能人才。面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的需求,国家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张健老师重点讲述了如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所谓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就是具有工匠精神和工匠技能的人。
张健老师介绍说,2016年是中国工匠精神政策提出的第一年,工匠精神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三五规划纲要》。李克强总理关于工匠精神的多次重要指示,明确了工匠精神的政策地位,反映了中央政府高度重视工匠精神在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所谓工匠精神,是将敬业、专注、坚持、精益求精和创新、精雕细琢、追求完美和极致集合在一起。从著名品牌劳斯莱斯、劳力士的企业精神;从寿司之神、马王堆汉墓的丝绸、几百年依旧光彩照人的瓷器、入选《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蔚县剪纸,都深刻的体现了工匠精神,都说明工匠精神和科技无时无刻不在改变人们的生活。
张健老师指出:工匠精神不单是全球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工业化和智能制造的兴起所必须的精神,也是中国抓住机遇,加入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的需要,更是企业长寿的精髓。张健老师用图片实例展示了中国企业与德国企业的管理差距,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企业管理、职业精神方面存在的差距。这也正是我们需要改正进步的地方。
消费者需要工匠精神,老字号需要工匠精神,加快发展需要工匠精神,政策导向需要工匠精神。社会越进步,人们越追求有品质、有文化的时尚生活。工匠精神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工匠精神是我国消费升级的现实需要;工匠精神是我国社会转型升级的必然诉求;工匠精神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回归。
我们都熟知,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需要大量技能型人才,那么当代的年轻学子该如何成为技能型人才呢?张健老师给出的答案是:首先要追求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每日积累,长期坚持;也要用“笨功夫”,练就“真本事”。胡适说过,这个世界聪明人太多,肯下笨功夫的人太少;所以,成功者只是少数人;还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过一段“潜水艇”似的生活;与孤独和解,能发现自己的优势。
张健老师对2023级全体新生寄予厚望:希望同学们以天下为己任,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在专业领域学好做精,不但让自身发光发亮,也能为国家争光添彩。螺丝虽小,没有它却很难拼装成大国重器;个人能量虽小,中国需要每一位能工巧匠共同谱写华章;同学们生逢盛世,正是科技强国需要的能用型人才;大家多努力,前程似锦绣!
文稿编辑、审核:江天;
网页编辑:晓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