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黑龙江三江美术职业学院第64期“咖思角”活动在哈基地龙美书院餐厅如期举行。本次咖思角邀请到了原哈尔滨师范大学研究生导师、三江美院教学名师吴志民教授,本期活动主题是关于AI人工智能设计的探讨与实践。其中涵盖了AI设计的意义与作用、个人如何选择合适的智能AI、如何交叉使用AI创意产生跨界作品,以及智能AI设计软件和平台的使用体会和经验。

座谈会上,吴教授以人工智能的意义开篇,从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学习和研究等方面讲解人工智能。吴教授以赶路工具为例子,阐述人工智能在生活学习中的作用,生动形象的将人工智能比作秘书和导师,阐述人工智能的意义,AI设计不仅能够大幅提高设计效率,减少重复性劳动,还能通过算法优化和创新,为设计领域带来全新的创意和灵感。

吴教授以上万张AI创作作品的经验与在场师生交流了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智能AI。他提到,每个人的工作习惯、设计风格和需求都是不同的,因此选择智能AI时,应充分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

活动中,吴教授还分享了他探索AI与专业的心路历程,就是因为AI的产生,人们才能从平面、动画、立体交互多方面专业上游刃有余。让学生们深感,未来的设计将不再局限于某一特定领域,而是需要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与创新。吴教授分享了多款数传专业使用的AI,包括SD、MJ、豆包等软件,并指出他们的优缺点。例如产生中国人形象更好的是豆包,产生外国人形象更好的MJ,最后吴教授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在使用人工智能方面需要使用者有思想,有文化功底。

对于人工智能的体会,吴教授抛出人工智能在数字传媒方面体现的问题,问学生们是否注意到,人工智能做不到使用者预期的水平,原因就是艺术具有意外性,所以人工智能的使用更多的是交换思路而且加以修改,调动使用的创作灵感。在使用人工智能的注意事项中,吴教授的提出,一定要注意使用软件的可用性,以某款软件为例,阐述他的优缺点。


在互动环节中,吴教授以提问的方式与座谈会上的学生和教师互动,让座谈会上的每个人都参与其中,分享在生活和学习中接触过哪些AI,其中环艺学生王海新同学的回答十分精彩,从OpenAI,ChatGPT4,到应用级人工智能多方面分享了学习中的使用。



教师分享方面,数传系王爱君老师从工作方面分享了AI的使用与心得,在文案创作方面人工智能的使用。王一老师从AI替代人工方面切入,提醒学生更应该努力提升业务水平,宿宝丽老师以学术方面指出了具体的例子,以图形地板,墙面等方面介绍构图与人工智能的结合使用。

通过此次“咖思角”,不仅提升了学生们对人工智能的了解,也增强了学生们对人工智能的使用的兴趣,激发了青年学子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助于对未来职业生涯规划和学术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撰稿:王 路
摄影:周砚文
编辑:晓 华
审核:邓起龙 |